1. 发布

  2. 发布

  3. 发布

  4. 发布

  5. 发布

  6. 发布

  7. 发布

  8. 发布

    翻越死亡垭口,发现喜马拉雅深处不为人知的天堂【Thomas照片背后的故事】

    2014年10月,当我听说48名徒步者命丧5416米的Thorong La 垭口时,除了震惊,更想起了几个月之前的那场暴风雪。那时的我在没有向导和背夫的情况下,一个人艰难翻越了这座死亡垭口,并意外发现了大雪后那天堂般的喜马拉雅小镇。(本文为微游记形式,每张图下面都是照片背后的故事)

  9. 发布

  10. 发布

  11. 发布

  12. 发布

  13. 发布

  14. 发布

  15. 发布

  16. 发布

  17. 发布

  18. 发布

  19. 发布

  20. 发布

  21. 发布

  22. 发布

    如何在大众景点拍出与众不同的风光大片【Thomas的前后期全分享】

    下方1万字50图的干货预警,使用手机流量的童鞋还是先点赞收藏吧嘿嘿~~大众的机位,悲剧的天气,难道就要带着一张到此一游废片回家了吗?啊啊啊啊!Thomas今天就来分享一下,如何利用前期的创意思路,加上后期的标准流程,拍出一张与众不同的黄山风景照。最终效果前期环境分析:大家可以看到当时的情况,在黄山排云亭往西眺望西海大峡谷,光线不是很好。在强光下的逆光片中,逆光厚云和逆光无云都是比较容易对付的天气。而这张中...

  23. 发布

  24. 发布

    旁观

    很多摄影师习惯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构建在影像中,此点在中国摄影中尤为显著,这种圣母情怀似乎成为一种会责任。如不这般,摄影就会难以引导社会思索。 但是,果真如此么。聚焦“土老破旧”和种种“非正常”,与其说崇高,不如说猎奇,靠那样的环境氛围与镜头里的人即使激起了的怜悯心,也如同拍摄的过程一般,是瞬间性的。 即便物质匮乏的地区,精神或身体上残缺的人们,也和我们一样,有着普通的生活,你所谓的拍摄,如同偷窥...

  25. 发布

    留白

    这是另一组实验性拍摄,与之前的春生六展完全不同。本次构图中预留了大量白底作为基底,记得儿时学习国画时老师教泼墨写意,那是我感觉最嗨的课程,终可以不趋同于那些国画样本了。我可以随心所欲地泼,画笔修饰后出来的作品,世间仅此一件。拍摄这组作品也有同感,具体的拍摄过程留到以后漫谈。挺喜欢画面中不确定的形态,还有黑白间隐见的灰色

  26. 发布

  27. 发布

  28. 发布

  29. 发布

  30. 发布

  31. 发布

  32. 发布

1 ... 98 99 100 101 102 ...
  共257页 到第